地产“破壁人”|一点财经
2018-09-16 16:59:24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  • 0

2014年,当诺基亚被微软收购,在记者招待会上,CEO约玛·奥利拉最后说了一句话:“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,但不知为什么,我们输了。”

诺基亚输了,但它真的没有做错什么吗?

作为曾经全世界最大的手机公司,这艘庞大的航空母舰最终没能跟上时代潮流发展的脚步,最终被时代所抛弃。

据此,财经作家吴晓波得出结论,伟大企业,都是因为它们不断自我突破和变革。没有所谓的传统行业,也没有所谓的新兴行业,有的是你能不能跟上这个时代变革的步伐,不断进行自我革命。

今天的地产行业,商品房万亿销售规模很快可以达到,但同时一个已经达成的共识是,传统开发业务的“天花板”也已经清晰可见。

在登顶之后如何破顶?成为了所有房企巨头思索的问题。

上周末,万科在拉萨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媒体交流会。作为曾经的“老大”,万科从未放弃过在打破房地产“天花板”上的尝试,但即便转型的方向已经从“城市配套服务商”变成了“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”,郁亮依然坦言,“今天的我们特别焦虑,焦虑在于,如何找到新的发展渠道、路径与方法。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学习,这是万科最大的焦虑。”

作为房地产行业现今的 “老大”,对于登顶之后如何破顶,碧桂园又有着怎样的看法?

江湖传言,杨国强危机感很强,“整天都在担心公司会倒闭”,而且不善言辞,但谁也无法否认,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企业家。

对于这样一位企业家而言,做,或许比说,要来得实际得多。

随着碧桂园机器人谷项目9月8日落户佛山顺德,此前一直略显神秘的碧桂园机器人战略终于浮出水面。

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在相关项目签约仪式上表示,碧桂园计划5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,投资设立全产业链所需的研发、设备制造工厂和供应链渠道,打造机器人产业生态圈,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、社区服务、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。

同时,碧桂园将用5年时间在顺德建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,未来将引进10000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。

从地产,到产业,再到农业,机器人,碧桂园和杨国强关于破顶之路的思索和战略,正在变得日渐清晰。

01|一个更加广阔的万亿市场

相较于已经濒临天花板的地产行业而言,机器人产业无疑是另外一片更加广阔也更具前景的市场。

资料显示,我国机器人研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,近年来,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,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。服务机器人在科学考察、医疗康复、教育娱乐、家庭服务等领域已经研制出一系列代表性产品并实现应用。

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,2014年销量就达到5.7万台,同比增长56%,占全球销量的1/4,此后其规模更是稳定在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左右。

而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(IFR)于2018年2月在法兰克福发布的最新报告,自动化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速,全球制造行业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74台/万人(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),而在2015年,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为66台/万人。

报告显示,中国机器人密度增长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。

由于机器人设备的大幅增长,尤其是2013年至2016年,机器人密度25台增加到68台。目前,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在全球排名第23位。中国政府计划在2020年前进入世界前十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,届时其机器人密度将达到150台。另一个目标是到2020年共销售10万台国产工业机器人。2017年,中国机器人供应商销售27,000台,外国机器人供应商销售6万台。

活在未来的企业,才能在未来活。

一个简单的举例便是,10年前没有微信,没有微博,没有天猫,没有小米,没有共享单车,没有今日头条,没有滴滴打车,没有美团大众点评……但短短10年时间,所有东西都变了。

因而,可以断定的是,未来10年有一件事情会发生,就是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很多能力,在10年后不再是能力。而这有赖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。

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,科技的进步正在改变人类社会,传统的产业面临着淘汰风险,加速转型升级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。不只是因为劳动力的上涨问题,机器和自动化的投入使用除了解决劳动力缺口,还能提升效率,更是为了达到快速制造的效果,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。

这正是碧桂园决心投资机器人的根源所在,因为投资机器人,就是在投资未来。

02 | 应用场景里的无限想象

如果说对于碧桂园来说,机器人之于地产是锦上添花、更进一步的美好愿景,那地产之于机器人,则可以说是精益求精、臻于完美的更好追求。

作为国内规模最大、拥有楼盘最多、业主群体最为广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,碧桂园集团本身就是机器人最切实的需求者,拥有极其巨大的内需市场。

数据显示,截止 2018年6月30日止前6个月,碧桂园已完成销售额4125亿。有机构预测,按照当前的销售节奏,碧桂园完成全年销售金额8000亿元将是大概率事件。对于碧桂园来说,万亿规模已在脚下。

而万亿规模代表的是无数应用场景中巨大的机器人潜在需求。

比如,碧桂园地产板块目前拥有超2000个楼盘,每年建造几十万套房子,对于建筑机器人有巨大的潜在需求,例如砌砖机器人、铺地砖机器人、外观质量检查机器人等。

此外,如果每个楼盘的物业管理社区采用10个安防智能机器人,那就是2万个。如果每套房子安装智能家居、自动化烹饪设备、家庭清洁机器人,那就是上百万套智能设备。

另外,碧桂园也在全面发展物业,教育,大健康医疗,酒店,新零售以及农业等各项业务,机器人的应用对每个版块都将是质的提升。

对于碧桂园来说,机器人的大规模广泛应用,不仅能够降低传统建筑作业的成本,提升作业的效率、安全性和整体质量,更能透过安防、自动化烹饪、家庭清洁等机器人等应用,为业主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,提升楼盘的整体质素,形成碧桂园独有的智能家居品牌竞争力。

蒙牛总裁牛根生就曾说,差异化、挺进无竞争领域是弱势企业迅速制造相对强势的不二法门。

在过去十年时间当中,碧桂园透过走高周转、差异化的路线,成为了当之无愧的“三四线之王”,更成就了其5000亿规模的登顶之路。

而展望登顶之后未来,杨国强显然已经谋划好了另一个差异化竞争的强势未来。

03|破顶之路

“跟着别人跑相对容易,进入无人区很艰难。”

这是任正非的理论,但推崇沃尔玛模式的碧桂园和杨国强,在进入无人区之后,显然有着自己的盘算。

碧桂园是一家全产业链的房企,这是许多同行惊叹不如的重要因素。全产业链起码有三大突出优势:

其一,可保证施工进度;

其二,可保证施工质量;

其三,可控制建安成本。

而现在,碧桂园正在这条全行业都难以匹敌的产业链中添砖加瓦,希望让它变得更完善也更完美。

观察碧桂园在地产主业之外,努力发展的包括农业、机器人等多元化产业,实际上都是其用来打破未来可以预见的地产天花板所做的战略布局。

一方面,这些产业本身都是朝阳产业,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;

另一方面,这些产业也可以与碧桂园的地产主业形成协同效应,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和提升。

当下,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,还存在较大差距。主要表现在: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,零部件中高精度减速器、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依赖进口;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,高端产品质量可靠性低;机器人推广应用难,市场占有率亟待提高;企业“小、散、弱”问题突出,产业竞争力缺乏;机器人标准、检测认证等体系亟待健全。

中国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环节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。

以占机器人整机成本最高的减速器为例,目前精密减速器市场大半被日本企业占据,当下国外机器人在减速器上的成本在15-20万,而国内的机器人的成本却在30万左右,比国外机器人成本高出近一倍。

本着产业协同、布局未来,同时也是希望为国家智能制造领域的进步做点事,碧桂园致力于在智能制造这个新领域发展机器人产业生态。而更重要的一点是,碧桂园有这样的能力,也有这样的决心去进行这样前瞻性的布局。

据了解,关于进军机器人产业,碧桂园的决心和力度非常大。

集团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至少800亿元,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、社区服务、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。

同时,碧桂园将用5年时间在顺德建成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机器人谷,未来将引进10000名全球顶级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。

一个企业,只有当你的社会责任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,你才会思考“今天我存在是要解决什么社会问题”;也只有当你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的时候,社会才更好地反哺于你。

碧桂园的企业愿景是“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”,关于更好地做好企业和服务好业主,碧桂园一直在路上,从未止歇。

04 | 结语

所有的胜利,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,都是微不足道。

碧桂园神奇而精彩决绝的登顶之路发展到今天,早已不是与谁争第一、与谁争老大的问题,而是在攀登上一座山峰之后,如何眺望下一座山峰,并安全而平稳地到达。

一如杨国强所说,人生就像爬山,风吹日晒,一路辛苦,当你爬到山顶,看到有棵松树,坐在那里吹凉风休息时,才会有幸福感,而不是刚才说的有些人平淡无奇地走了生。人就应该不负此生。

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。对于杨国强来说,人生,从来便只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战斗。

来源:一点财经(ID:yidiancaijing)

作者:丘 衡

编辑:刘 煜

封面:邓 攀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